在購買行車記錄儀時,經常會聽到銷售員說這個行車記錄儀是多少多少像素。那么到底什么是“像素”?是不是“像素”越高,行車記錄儀就越好,拍出來的東西就越清晰呢?
“像素”(Pixel) 是由 Picture(圖像) 和 Element(元素)這兩個單詞的字母所組成的,是用來計算數碼影像的一種單位,如同攝影的相片一樣,數碼影像也具有連續性的濃淡階調,我們若把影像放大數倍,會發現這些連續色調其實是由許多色彩相近的小方點所組成,這些小方點就是構成影像的最小單位“像素”(Pixel)。這種最小的圖形的單元能在屏幕上顯示通常是單個的染色點。越高位的像素,其擁有的色板也就越豐富,越能表達顏色的真實感。
是不是像素越高就越好?其實并不一定!下面說一下另外一個概念--“像素插值”
插值,是一種為行車記錄儀在計算像素時可以增加有效像素(實際像素)的成像方法。這種方法是將行車記錄儀中的感光器件所形成的實際像素,通過行車記錄儀中內置的軟件,根據實際感光影像的像素,按照一定的運算方法進行計算,產生出新的像素點,并將其插入到原來像素附近的空隙處,從而實現增加了像素總量和增大了像素密度的目的。其實,不但是數碼攝像會用到插值,數碼變焦的基本原理也是采用插值算法的,它是一種由電子線路實時實現圖像空間變換的效果。
從中我們可以知道,通過插值可以使到行車記錄儀的像素在攝像中得到大幅提升,例如原先130萬像素的行車記錄儀,經插值功能處理可達200萬像素(如在每兩個像素點之間通過軟件計算再插入一個模擬點),210萬像素經插值后可達400萬像素,具體提升多少視乎行車記錄儀所采用的插值方法和種類來計算。
從上面的了解中,我們知道插值的像素并不是行車記錄儀本身的有效像素,它的取值只是在攝像時用軟件優化處理后所提升的像素值。因此,實際攝像的效果往往不能達到宣傳的插值像素值的效果(其實只是有效像素值的優化效果而已),特別是在打印的時候,往往不能滿足其插值后的像素值的質量。
而在目前市場上,卻有不少的經銷商在出售行車記錄儀時,標注的只是行車記錄儀的插值像素,或廣告宣傳時往往會提出自己的某款行車記錄儀為130萬像素,可以插值提升到200萬像素。這表面看是已經介紹出兩種不同的像素了,但對于非行內的普通消費者而言,其實是一種誤導,讓消費者以為自己只花了購買130萬像素檔次的行車記錄儀的錢,卻買到了200萬像素的產品。這無疑會誤導用戶選購了實際上是低像素但卻以為是高像素的產品,因此大家在選購時也應該注意這一點。
其實,廠商們利用插值像素來作宣傳,本身是無可厚非的,但是如果沒有向消費者(尤其是對行車記錄儀不認識的消費者)明確指出行車記錄儀的實際像素和插值像素之間的區別,甚至有意模糊這兩者之間的概念,則很容易給消費者造成損失了。
插值到500W和實際500W的機子拍出來的照片絕對不一樣,還是后者好。
|